扫描下方二维码
添加微信群

ewm

第四届地球小博士全国地理科技大赛高中组试题含答案

阅读次数:

--

一、单项选择题

1.有关自然资源的正确叙述是

A.矿产资源的分布没有规律性   B.自然资源的数量和利用潜力都是无限的

C.各种自然资源的分布是均匀的 D.自然资源是自然环境的组成部分

2.面对当前国际市场石油价格上升趋势,我国应采取的积极能源政策有  

A.不断提高煤在我国能源消费构成中的比重    B.降低国内原油产品价格

C.节约能源,大力开发新能源               D.相应提高国内能源产品价格

3.有关气候资源的正确叙述有

①只有在热带和温带地区气候资源才有价值   ②在开发利用气候资源时要因时制宜

③开发气候资源不需要技术条件和资金投入  ④目前人类利用的气候资源是太阳辐射、热量和降水等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4.下列事物属于充分合理利用农业气候资源的有

①河套平原引黄灌溉             ②珠江三角洲地区的立体农业

③北京城郊的蔬菜塑料大棚       ④三江平原沼泽地的排水工程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①④

5.下列地区中,光照资源最丰富的是

A.非洲中部的刚果盆地  B.亚欧大陆中部的内陆地区

C.南美洲的亚马逊平原  D.东南亚的马来群岛

6.太阳能照射到地球后,一部分转化为热能,一部分被植物吸收,转化为生物质能。生物质是太阳能最主要的吸收器和储存器。据此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生物质能是唯一可储存和可运输的非可再生能源

B.生物质就是植物类,人们经常见到的有木材、农作物

C.生物质能和化石燃料一样属于一次能源

D.生物质能和化石燃料一样属于非可再生资源

地球表面大量空气流动所产生动能。风能即是其中的一种。根据我国风能资源特点回答7—8题。

7.风能资源多集中在沿海和开阔大陆的收缩地带,如美国的加利福尼亚州沿岸和北欧一些国家等。下列选项属于我国风能资源丰富的地区

A.五指山    B.秦岭     C.小兴安岭     D.青城山

8.我国风能资源与利用描述正确的是

A.全国可利用风能资源丰富,发展潜力大;风力发电还较落后

B.风力发电已成为生活能源的主要来源

C.全国可利用风能资源丰富,发展潜力大;风力发电总量跃居世界前列

D.我国已在东南沿海建成最大风力发电站

9.海洋能是一种新型的清洁能源。海洋能主要包括潮汐能、波浪能海水温差能、盐差能、海流能。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海洋能的能量来源于太阳辐射        B.波浪发电是波浪能的唯一利用方式

C.盐差能这种新能源已进入示范应用    D.盐差能既是海洋能,也是化学能

10.有关海洋开发和利用的正确叙述是

A.海洋资源主要有能源、生物、矿产三类  B.大陆架的锰结核已商业性开采

C.海底油气的开发成本低、收益大        D.海洋渔业资源主要集中在大陆架地区

 

11.下列海洋资源中,能量来自太阳辐射的是

①盐类物质    ②海底石油    ③锰结核    ④鱼类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2.海洋环境问题包括

A.渔业生产和石油开采         B.围海造田和海洋权益

C.海洋污染和海洋生态破坏     D.油轮泄露和海底矿产枯竭

13.下列做法中能够实现海洋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有

①制定渔业法,实行休渔制度  ②停止海洋矿产的开发

③通过养殖,实现海洋农牧化  ④大力发展远洋渔业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14.下列行为可能导致海洋环境污染的有

①全球气候变暖,海平面上升    ②大面积围海造田

 ③核电站的冷却水排入海洋     ④沿海地区农民喷洒农药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5.我国目前耕地的红线是: 

A.13亿亩    B.15亿亩    C.18亿亩    D.20亿亩

16.20世纪以来,世界耕地退化的直接原因主要有

①人口急剧增长     ②水土流失加剧 ③非农业用地增加   ④土地荒漠化加剧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7.酸雨是本世纪50年代以后才出现的环境问题,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现在全世界分布有三大酸雨区:欧洲、北美和中国长江以北地区

B.在生产、交通、人类生活中使用大量的煤和石油等化石燃料是形成酸雨的原因

C.酸雨是指pH值大于5.6的雨、雪

D.酸雨只对建筑物和金属设施的危害极大

18.就全球气温升高对今后地球环境的潜在后果,表述正确的是

A.山地0℃等温线将上移 B.全球将普遍变得干旱

C.森林带将向两极推移   D.海平面将上升

全球主要温室气体有二氧化碳、甲烷、氟氯烃、一氧化二氮等,它们在大气中的含量自工业革命以来呈上升趋势。据此完成19~21题。

19.上述温室气体导致全球变暖的主要原因是  

A.能强烈吸收太阳辐射中的可见光 B.能强烈吸收地面辐射中的紫外线

C.能强烈吸收地面辐射中的红外线   D.能强烈吸收太阳辐射中的紫外线

20.上述温室气体除能导致全球变暖外,还可能造成的全球性大气环境问题有 

①臭氧层破坏   ②酸雨   ③城市热岛效应   ④湖水富营养化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21.随着全球变暖,我国可能出现的现象  

A.喜马拉雅山的雪线逐年下降   B.一月0℃等温线向淮河以北移动

C.南海诸岛的面积迅速增大     D.高纬地区比原来的气温更低

下图为“云南路南石林不同植被下土壤空气中CO2浓度示意图”,读图完成2223题。

 

22.如果水分条件相同,那么图中哪种植被下的土壤、岩石最易被溶蚀

A.无植被耕地       B.人工草坡      C.柏树林       D.天然草坡

23.如果当地植被破坏严重,最终产生的环境问题是

A.沙化       B.泥石流       C.石漠化       D.滑坡

24.我国水资源管理的红线中,水资源开发利用红线是指:

A 严格实行用水总量控制;B 严格控制入河排污总量

C 坚决遏制用水浪费     D 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

25.关于可持续发展内涵的正确叙述有

A.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B.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C.实现生态的可持续发展   D.实现总人口的持续增长

26.在下列做法中,有利于可持续发展的有

A.内蒙古草原发展种植业,扩大耕地面积

B.大力发展生态农业、立体农业

C.长江上游山区砍伐森林、修建梯田

D.鄱阳湖地区退耕还湖,发展种植业

27.右图所示人类采取的行为

A.是工厂实现清洁生产的一种措施

B.反映出循环经济的基本理念

C.有利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D.只适宜在城市中实行

 

28.可持续发展是我国的必然选择,这是因为我国

A.人口众多,资源总量丰富      B.经济发展速度较慢,底子薄

C.人地矛盾紧张,环境问题突出, D.教育科技水平逐渐提高,国力逐渐增强

29.循环经济(cyclic economy)即物质闭环流动型经济,下列哪项符合循环经济的理念

A.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    B.减生产、少量消费、大量废弃

C.资源-产品-废弃物      D.高开采,高利用,低排放


下图为能源基地某产业链示意图,据此回答3031题。

 

 

 

 

 

 

 

 

30EF处的工业部门分别是

A.煤炭工业和电力工业      B.电力工业和建材工业

C.化学工业和建材工业      D.建材工业和机械工业

 

31.产业链体现了可持续发展思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这是循环经济的模式,能充分利用废弃物

  综合利用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

  减少污染物排放,保护环境

  不会产生环境问题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32.“低碳经济”的理想形态是充分发展: 

阳光经济

风能经济

氢能经济

生物质能经济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33.“低碳经济”要引导公众反思消费模式和生活方式,下列属于浪费能源、增排污染的不良嗜好有:

超市广泛使用敞开式冷柜,而不是玻璃门冰柜

无节制地使用塑料袋

人们的膳食越来越多地消费以畜禽肉类、油脂等高热量食物为主

城市中一些减肥群体嗜好在空调健身房、电动跑步机等进行瘦身消费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34.最新二氧化碳排放量的世界地图显示:

最新二氧化碳排放量世界地图

 

    美国是二氧化碳排放量最大的国家

    中国是二氧化碳排放量最大的国家

    发展低碳经济是我们的必然选择

    我国二氧化碳的人均排放还少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35.《国务院关于加强节能工作的决定》中明确规定“十一五”期间我国节能工作的主要目标是:到“十一五”期末,万元国内生产总值能耗下降到0.98吨标准煤,比“十五”期末降低20%左右,平均年节能率为4.4%。重点行业主要产品单位能耗总体达到或接近本世纪初国际先进水平。要实现此目标我们必须                           

    大力弘扬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

②坚持保护资源的基本国策

③坚持资源开发与节约并重,并把开发新能源放在首位

④运用经济、法律和行政的手段保证资源节约

⑤注重科技创新,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A①④⑤     B①②③④⑤    C①③④⑤   D①②③④

 

36.下面是两组图片,放在一起表达的内容是:

 

  

 

A 在这里取纸,需要就取              

B 这是一种再生纸,要节约用水            

C 节约使用,重在行动             

D 消耗纸越多,绿色森林越少

 

 

37.国家环保总局于2003年开展创建“国家环境友好企业”的活动。环境友好企业:

考核主要包括环境指标、管理指标和产品指标

在清洁生产、污染治理、节能降耗、资源综合利用等方面都处于国内领先水平。

③调动了企业实施清洁生产、发展循环经济、保护环境行为的积极性

④不要求企业的经济效益

A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38.人类实施可持续发展的必要前提是

      A.专业技术人员参与            B.公众的接受与参与

C.污染严重的企业参与          D.领导干部参与

 

39.我们提倡的科学发展应该是

       A、大干快上

      B、 又快又好

      C、 又好又快

 D、 零增长速度

 

新华网北京2007年10月28日电:全国人大常委会28日表决通过了修改后的节约能源法,修改后的节能法将节约资源确定为基本国策。修改后的节能法第四条明确规定:“节约资源是我国的基本国策。国家实施节约与开发并举、把节约放在首位的能源发展战略。”

4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节能是我国的一项长期方针。

②节能法更着眼于长远的制度规范。

③各级政府应当将节能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

④节能法规定了一系列节能管理的基本制度。

A①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二、科技论文写作

十一五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关键时期,也是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重要时期。我们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充分认识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要厉行节约、反对浪费,要深入开展节约能源资源和环境保护的宣传教育,让节约能源资源深入人心,使节约能源资源成为全社会的自觉行动。

 

请以“资源节约型社会”为主题,写一篇小论文。要求:观点鲜明,立意准确,言之有理。字数在600~800之间。

(注:也可以调查报告、作文、书画、动漫、摄影等形式提交作品)


本文信息搜集整理自互联网,信息版权及活动解释权归主办单位所有,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管理员删除。
  • 下一篇:
  • 上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