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下方二维码
添加微信群

ewm

第二届全国青少年文化遗产知识大赛数字媒体艺术专项赛比赛通知及报名方式

阅读次数: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各地市教育局(教委)、各有关学校:


为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落实党的二十大报告精神,落实教育部关于印发《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的通知》,遵照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公布2022-2025学年面向中小学生的全国性竞赛活动的通知》(教监管厅函[2022]13号)要求,由中国文物保护技术协会主办的全国青少年文化遗产知识大赛数字媒体艺术专项赛(以下简称:专项赛)于2023年11月16日正式启动。该赛面向全国中小学生,通过线上答题、实践作品等多种形式开展比赛,旨在激发中小学生对传统文化及数字媒体艺术的学习兴趣,望得到贵方支持与配合,加强宣传和组织工作,广泛动员引导青少年踊跃参与。


组织机构

主办单位:中国文物保护技术协会

承办单位:首都师范大学、北京晨熙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协办单位:

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山东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中国博物馆协会、中国红色文化研究会、北京文物保护基金会、谷菲传媒集团有限公司

全国媒体支持单位:

人民网、新华网、凤凰网、人民日报客户端、今日头条、腾讯视频、腾讯新闻、新浪、网易等


竞赛介绍

专项赛旨在通过围绕中国文化遗产为核心主题,利用移动终端、数码相机或计算机,将所获得的多媒体素材,通过数字媒体软件技术进行艺术处理和创作,从而产出一个相对完整的艺术作品。让青少年更直观地了解和感受中国文化遗产的魅力,培养文化自信和传承意识。我们希望通过比赛,培养青少年的想象力、创新力、审美能力和实践能力,以赛促学。同时,通过传统媒体及新媒体对大赛及参赛作品的宣传推广,让更多的人了解和传承、传播中国文化遗产精髓。


专项赛分为“走近遗产地”“我为家乡的非遗代言”两个主题,参赛选手将围绕主题进行答题及制作视频作品参加竞赛。


参赛对象

全国小学、初中、高中(含职高、中专)的学生均可报名。


报名方式

登录官网(www.nychkc.com)

或公众号(nychkc)


点击大赛报名,进入数字媒体艺术专项赛,右上角点注册/登录(每个手机号或身份证号只可注册一个学生,禁止多账号),按要求填写注册信息,点击大赛报名,报名信息由组织方复核生效。


报名时间

2023年11月16号报名正式启动,具体参赛时间如下:


初赛(省赛):

2023年11月16日至2024年5月31日


晋级获奖公示:

2024年6月8日至2024年6月15日


决赛(国赛):

2024年7月,具体时间以组委会官网及公众

号公示为准。


每个学生初赛只有一次答题机会,知识答题与视频作品分数相加,成绩优异的学生可晋级全国决赛。


本次大赛不提供电子证书,自愿申请纸质版证书,请登录大赛官网/小程序—我的荣誉—查看详情—申请证书,认真核对收件人、电话、地址,因填写错误导致投递异常,造成的损失及时间延误,由申请方负责。


请在开放时间内申领证书,过时不补。


证书查询及申领:

2024年8月1日-2024年8月31日



奖项设置

(一)大赛设小学低年级组(1-3年级)、小学高年级组(4-6年级)、初中组、高中组(含中专、职高)共四个组别,分别设省级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及优秀奖;全国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


(二)大赛设优秀指导教师奖,并颁发获奖证书(按要求推荐、辅导并完成比赛的学生不少于20人,其中获得最高奖项为全国一等奖的,颁发优秀指导教师全国一等奖;获得最高奖项为全国二等奖的,颁发优秀指导教师全国二等奖;获得最高奖项为全国三等奖的,颁发优秀指导教师全国三等奖)。


(三)对组织工作出色成绩突出单位,授予优秀组织机构奖(组织并指导学生参赛人数不低于100人)。


(四)优秀校长奖(组织并指导本校学生参赛人数不低于200人)申领方式详见公众号nychkc 《学校、机构、教师奖项申领指南》


(五)对于国赛成绩卓越的选手可获得本年度“数字媒体艺术传播大使”称号, 获得更多专业学习机会。



赛事安排

(一)初赛

专项赛初赛分为两个主题,分别为“走近遗产地”及“我为家乡的非遗代言”。

1、“走近遗产地”对应着物质文化遗产,也称为有形文化遗产,创作内容包括:

§  历史文物、建筑群、文化遗址、文物保护及文物修复相关话题。

2、“我为家乡非遗代言”对应着非物质文化遗产,创作内容包括但不限于:

§  民间文学、传统音乐、传统舞蹈、传统戏剧、曲艺、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传统美术、传统技艺、民俗、文物保护及文物修复相关话题、保护及传承非遗等相关话题。


(二)决赛

专项赛决赛采取规定题目的方式进行,晋级决赛的选手,可在大赛组委会评审委员会所出的题目中选择一项进行创作,再次提交一个时长不超过5分钟的视频作品,参加决赛的评选。

决赛题目在官网及公众号公布。


(三)作品要求

1、内容不限。

参赛选手可任意选择上述文化遗产相关的其中一个主题,作为初赛参赛作品的创作内容,可以概括全貌,也可以选取其中细节进行记录、描述或介绍、讲解。影片内容以该文化遗产项目的起源、现今及发展状况其中一项或全部为主。描述文化遗产项目中的人、事、物皆可。

2、表现形式不限。

作品形式包括但不限于:实拍影像(纪录片、人物访谈、宣传片、情景微电影、vlog)、动画(含手绘、电脑制作的2D、3D)、多媒体呈现(图片、文字、音乐、影像、解说等形式任选其中两种或两种以上组合)等,最终形成视频文件上传参赛。

3、对参赛学生的要求。

视频作品必须为原创,视频中不能出现参赛学生本人,视频中的所有元素,包括实拍影像、照片、2D素材、3D素材、文字解说文案、配音,皆为参赛学生自己拍摄、写作或制作,解说、旁白由参赛学生本人配音完成。所有元素不可来自网络等公共平台,保持视频作品的原创性和真实性。

4、对参赛作品的要求。

作品时长不超过5分钟,格式为MP4;横屏视频分辨率为1280*720、1920*1080,画面宽高比为16:9,帧率25帧/秒,视频制式为PAL;竖屏视频分辨率为720*1280、1080*1920,画面宽高比为9:16,帧率25帧/秒,视频制式为PAL;视频作品开头需要注明参赛学生的作品名称、作品形式、姓名、年龄、所在学校及班级(标注具体的省市区县)、是否使用方言解说、配乐名称及出处;视频作品中如有人物对白、旁白、解说,则需要在视频下方添加字幕。

5、关于视频作品的著作权、版权。

参赛学生拥有作品的著作权,提交的作品及视频材料均不得侵犯任何第三方的著作权、商标及其他知识产权。主办方不承担包括因肖像权、名誉权、隐私权、著作权、商标权等知识产权及人格权侵权纠纷而产生的法律责任。如出现上述纠纷,主办方保留取消其参评资格的权利。

参赛学生拥有著作权,大赛组委会拥有作品版权。


(四)实践作品上传评审方式

1、打开手机应用商店,搜索抖音,下载抖音专业版(暨原版,原版可上传5分钟时长视频)

2、点击注册登录,可用手机号/其他应用账号注册或登录。

3、点击底部菜单栏加号-点击相册-选择需要上传的作品-点击下一步(需注意:视频如果有原声,需将软件默认添加的配乐关闭,再点击下一步继续上传作品)

4、在文字介绍中填写:全国青少年文化遗产知识大赛参赛作品+数字媒体艺术专项赛及主题名称+姓名 并@全国青少年文化遗产知识大赛官方抖音号+#全国青少年文化遗产知识大赛话题。

5、点击高级设置,将高清发布和允许下载打开后,继续点击发布,完成抖音作品上传。

6、作品上传完成后,点击已上传的作品-点击右下角三个小点显示更多-点击复制链接。

7、将复制的链接,粘贴到大赛官网/小程序,上传实践作品位置,完成比赛。

8、手机相册中会保留原始视频,晋级成功的学生,需将获奖作品上传到官网,获得决赛晋级资格。


详细作品上传指南,请关注公众号 nychkc


竞赛评分

专项赛初赛比赛形式分成两部分,并且分开评审:


(一)第一部分是单项选择题:共50题,每题1.4分,比赛时长30分钟,时间结束,比赛截止,正确计分,错误不扣分。答题完毕系统判分,内容包含有广泛的文化遗产知识及数字媒体艺术制作相关的专业知识;


(二)第二部分是实操题:共1道题30分,即个人提交的视频作品,评审根据四个不同组别设置不同的评分标准,如下:

小学低年级组(1-3年级)

1、主题清晰明确、内容积极向上;1-8分

2、画面清晰、流畅;1-8分

3、配音解说流畅、普通话清晰标准(如使用方言配音,请在作品开头字幕注明,并且配音字幕保证正确);1-8分

4、配音字幕清晰,位置准确,声字同步;1-3分

5、配乐选择合理。1-3分


小学高年级(4-6年级)组

1、主题清晰明确、内容积极向上;1-8分

2、画面具有一定的形式美感,清晰流畅;1-8分

3、配音稿件结构严谨,紧扣主题。配音解说流畅、普通话清晰标准(如使用方言配音,请在作品开头字幕注明,并且配音字幕保证正确);1-8分

4、配音字幕清晰,位置准确,声字同步;1-3分

5、配乐恰当,符合画面解说情绪。1-3分


初中组

1、主题清晰明确、内容积极向上,具有一定的思想内涵;1-8分

2、画面具有一定的形式美感,使用一定的镜头语言创作,画面清晰流畅;1-8分

3、配音稿件结构严谨,紧扣主题。配音解说流畅、普通话清晰标准(如使用方言配音,请在作品开头字幕注明,并且配音字幕保证正确);1-8分

4、配音字幕清晰,位置准确,声字同步;1-3分

5、配乐准确得当,符合画面解说情绪。1-3分


高中组(含中职)

1、主题清晰明确、内容积极向上,有一定深度的思想内涵,文化理解深刻;1-8分

2、画面具有形式美感,熟练掌握并使用镜头语言创作,画面清晰流畅,有创意性为佳;1-8分

3、配音稿件结构严谨,紧扣主题。配音解说流畅、普通话清晰标准(如使用方言配音,请在作品开头字幕注明,并且配音字幕保证正确);1-8分

4、配音字幕清晰,位置准确,声字同步;1-3分

5、配乐严谨,符合画面解说情绪。1-3分

(三)晋级规则:

第一部分知识答题分数+第二部分实操题分数之和进行成绩排名。

初赛采用线上答题及上传视频作品的方式进行,选拔出每个省的一、二、三等奖及优秀奖,一等奖、二等奖获得者进入国赛。

决赛采用上传视频作品方式进行由评审专家评分,最终决出每个组别的全国一、二、三等奖。


竞赛流程

(一)赛前准备

1、参加专项赛的选手须自备参赛设备:电脑、手机 (选其中一种即可),主要用于省赛、国赛登录竞赛平台比赛。

2、普通宽带网络或者手机流量即可参赛。


(二)正式竞赛

1、用设备登录竞赛平台 www.nychkc.com,小程序,注册账号;

2、输入帐号和密码,登录竞赛平台后,点击“我的赛事”——选择数字媒体艺术专项赛点击进入;

3、线上选手调整状态,进入比赛,开始答题;

4、确定做完点击“完成”按钮提交。

5、每个学生只有一次答题机会。


参赛学生需严格按照本竞赛规则公示的竞赛主题进行实践作品提交并评审,大赛组委会评审专家将进行复核,与竞赛主题不符,将取消参赛资格。


十一其他说明

1、本规则由全国青少年文化遗产知识大赛组织委员会负责制订并拥有最终解释权。

2、大赛活动坚持公益性原则和自愿性原则,不收取与比赛相关的任何费用。因参加活动产生的食宿交通费用自理。


十二报名及联系方式

全国青少年文化遗产知识大赛组织委员会

大赛官方网站:www.nychkc.com

大赛官方微信小程序:青少年文化遗产大赛

大赛官方微信公众号:nychkc


全国青少年文化遗产知识大赛数字媒体艺术专项赛执行办公室

联 系 人:姜老师

联系电话:010-68050920


全国青少年文化遗产知识大赛组委会

2023年11月                


图片



本文信息搜集整理自互联网,信息版权及活动解释权归主办单位所有,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管理员删除。
  • 下一篇:
  • 上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