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新人榜样|李文妍:致敬榜样,对标一流
敬时代 敬理想 敬青春
●李文妍(淮北工业与艺术学校)
何为青春?李大钊吹响五四运动的冲锋号时是30岁,毛泽东出席中共一大时是28岁,周恩来加入中国共产党时是23岁,邓小平参加旅欧中国少年共产党时仅18岁。他们风华正茂,他们的青春,是大爱中的觉醒,是立志后的奋斗。
马克思说,青春的光辉,理想的钥匙,生命的意义,乃至人类的生存、发展,全包含在这两个字之中——奋斗!只有奋斗,才能治愈过去的创伤;只有奋斗,才是我们民族的希望和光明所在。
有人说,因为生活越来越安逸,现在的年轻人成了“躺平族”。我想说,不,你错了。青年,亿万活泼的中国新青年,传承接力,依然在自己的青春里,向光而行、奔跑、成长,创造着,改变着。
致敬青春。我爱吾乡吾土吾国,志在谋中华之复兴。每一个平凡的你我,将成就这个不平凡的时代。致敬时代,致敬理想,致敬青春。
小时候,我看见有人放风筝,无端会生出一种羡慕。因为家里不宽裕,我很少向妈妈开口要东西。我尝试着在自己在纸上画一个风筝,用剪刀剪下来,然后用线拴住,拉着线到处跑,可它却无法飞起来。
上小学时,家里房子很小,吃饭、睡觉、做作业,我都是在同一间屋子里。我尝试在纸上画下自己脑海中的大房子,就像隔壁的小女孩一样有属于自己的卧室。
现在,我在职业学校里努力学习。我努力学习专业技能,刻苦精进技艺,积极参加各项技能大赛,我要让设计的风筝会飞,将来还要给爸妈建造一个大房子。渐渐地我发现,我掌握的技能不仅能设计自己的风筝和房子,还能设计的更多。
2022年世界技能大赛特别赛,中国代表团以21枚金牌、3枚银牌、4枚铜牌和5个优胜奖位列金牌榜和团体总分第一,他们向全世界展示了中国技能青年精益求精的技能水平和昂扬向上的精神面貌。从“嫦娥”奔月到“祝融”探火,从“北斗”组网到“奋斗者”深潜,从港珠澳大桥飞架到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凤凰展翅,这些超级工程都离不开青年工匠们的一丝不苟、执着专注的身影。
成为他们中的一员,这就是我的理想。我,技能型人才,中国新时代青年,正值青春。我要成为一名卓越的青年大国工匠,以工匠精神攀登世界技能高峰,用实际行动践行技能成才、技能报国的青春誓言,牢记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成为支撑中国制造、中国创造、中国建造的重要力量。
1995年出生在湖南农村的邹彬,初中毕业后就跟着父母到建筑工地打工。他选择了砌墙这门手艺,一门心思钻下去,和灰浆、挑泥沙、搬砖头……邹彬砌好一面墙,就对照图纸,检查误差,无数次推倒、拆掉,重新开始。经过不断学习和刻苦练习,他从一名农民工成长为“全国技术能手”,获得第四十三届世界技能大赛优胜奖等荣誉,并光荣当选全国人大代表。邹彬就是我的榜样。我的学习条件比他当初好很多,我要努力取得和他一样优秀的成绩。
“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中国梦是历史的、现实的,也是未来的;是我们这一代的,更是青年一代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终将在一代代青年的接力奋斗中变为现实。”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对我们的谆谆教导。旧中国,千万热血青年用血肉之躯筑起了新的长城;新时代,无数有志青年用沸腾向上的力量担当起民族复兴的重任。
我要争做时代新人,乘理想的长风,破万里巨浪,以青春之我,助力伟大中国梦!我有初心,有目标,更有远方。